上海理工大學構建科教、產教新范式。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涌動,大學和社會之間時常出現“知識倒掛”現象,即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往往首先從社會誕生,大學反而要與社會跟跑、追跑。大學作為“知識創新源”如何面向未來、立足前沿?大學作為人才供給側,又如何培養適應時代、滿足需求的人才?上海理工大學以醫工交叉為切入點,更有力地加強科技與教育、人才的協同,構建科教、產教新范式,做好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大文章,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把科技創新建立在醫學臨床需求之上
有沒有一種無害光可以替代X射線?有沒有一種技術能協助醫生恰到好處地切除腫瘤?有沒有一種機器人可以促進頜骨重建和恢復功能?每當大學工科教授與醫生面對面溝通時,總能發現臨床對醫療科技的眾多需求,其中不少是“卡脖子”技術,而他們深知,通過工程技術攻關,可以讓不少問題迎刃而解。
自2019年開始,上海理工大學和滬上部分醫院、醫學院等合作開啟醫工交叉創新。通過醫學與工學、理學等多學科協作,“醫”“工”專家攜手對臨床醫療技術痛點進行集中“會診”和攻關,至今已累計啟動醫工交叉項目360多項。小至手術縫合針、手術高頻電刀、超聲切割止血刀,大至手術裸眼3D顯示系統、混合現實手術導航系統、醫廢快速消殺設備等等,大學的科技創新直接瞄準“大健康”實際需求,研發“醫生用得順、百姓用得起”的醫療器械,加速醫療裝備國產化替代進程。
正是臨床醫療對技術的需求,將醫生與工程師緊緊綁定在一起,讓產教之間不是簡單的“拉郎配”,也不是點對點、一次性的合作,而是形成了一種“兩情相悅”的“強關系”。從現實需求中提煉和攻關基礎研究課題,不僅有利于培育“0到1”的重大原始創新,而且使得研發與市場需求結合緊密、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前景向好。
構建“零距離、冒熱氣、不松勁”的合作機制
產教之間有了“兩情相悅”的基礎后,上理工又在思考,如何實現“長相廝守”。為此,學校將自身視為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探索建立“零距離、冒熱氣、不松勁”的長效化、可持續產教合作機制。為此,學校內外兩手持續發力——
其一,是對外匯聚整合政產學研用資源搭建平臺。
在合作平臺方面,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在此基礎上又在長三角地區及上海的三甲醫院建立專門的研究中心。
在支撐平臺方面,學校牽頭、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新微科技集團和中國科學院微系統所打造“上海市醫療器械創新與轉化平臺”,獲批“上海市高端醫療裝備創新中心”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成果轉化中心醫藥學部中心”,對具備產業化價值的項目引介政府引導資金、企業投資或民間風投,促成成果轉化和公司孵化;牽頭成立“一帶一路”醫療器械創新和應用聯盟、“一帶一路”醫療器械監管科學研究院,在項目研發、投資合作、學術交流、器械檢測、行業監管等方面推進醫療器械創新合作。
在成果轉化平臺方面,以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為主體,在松江、寶山、浦東等設立醫療器械技術轉移與成果孵化基地,目前,已有8個項目申請醫療器械三類證書,培育創業公司10余家。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校企醫監研”協同,醫工交叉平臺搭建起了全鏈條、閉環式創新體系。
其二,是對內建立醫工交叉跨學科創新機制。
為推進各學科與醫學融合發展,使各學科均成為醫工交叉的技術應用出口,學校成立了“醫工交叉跨學科創新中心”,主要做以下幾件事:
一是醫校雙方定期交流新需求、新方法、新進展,點對點組織教師與醫生對接,并指定專人進行跟蹤協調服務;
二是每年設立一批“醫工交叉創新建設專項引導項目”,針對征集到的需求,組織項目遴選、申報和專家評審,組織跨學科團隊開展醫工交叉項目研究;
三是協調醫院、企業、科研院所、金融等多方資源,以“星火燎原”“楊浦區成長基金”成果轉化計劃為推手,對成熟的項目投入扶持資金,做好全程保障服務;
四是協調專業的技術轉移服務團隊持續跟蹤各個項目進展,超前披露、培育、孵化有產業化潛力的項目,為后續成果轉化奠定基礎。
如今,這種需求導向、項目引領的跨學科創新已經成為學校重要的科技創新與學科發展模式。
真課題“實戰式”培養卓越醫工人才
一根小小針頭在柔性導管的推動下,毫無損傷和阻礙地精準置入患者病灶中心,經過3個“7分鐘冷凍+3分鐘復溫”的凍融循環后,“冰球”完美覆蓋病灶,腫瘤完全被“凍”死……2023年12月,上理工劉寶林教授聯合上海導向醫療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帶領學生研發的“紅袖刀-全球首創肺癌無創治療外科手術刀”項目在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斬獲金獎。
上海理工大學劉寶林教授(左二)帶領團隊
開展醫工交叉科學研究。
醫工交叉的意義不僅在于以科技創新培育生物醫藥“新質生產力”,更在于探索出卓越醫工復合人才培養范式。近年來,學校先后成立醫工交叉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師學院、東方泛血管器械創新學院、公利醫院醫療技術學院等。這些育人平臺的顯著特點就在于將醫工交叉項目轉變為人才培養資源,通過任務驅動、項目驅動,在“真刀真槍”實戰中培養醫工復合人才。
學校通過實行雙導師制、短學期、微課程、住企(院)聯合培養等方式,讓學生圍繞一個完整的醫療器械產品或關鍵技術,深度參與和體驗概念驗證、模型建構、技術突破、臨床試用、產品注冊、上市監管、臨床驗證、指南推薦等全過程,實現產品思維、技術支撐、創業素養全方位賦能。近五年,學校與30余家三甲醫院聯合培養研究生1200多名,緩解了我國醫療相關行業人才需求缺口。
人才“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
醫工交叉創新與育人體系面向三甲醫院、行業企業全方位開放,其最大優勢是以項目、平臺為紐帶,將跨區域、跨單位、跨學科的科學家、醫生、工程師、企業家、技術轉移人員等匯聚在一起聯合攻關,成為一流人才“磁場”。
在此過程中,學校也形成了“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聚才用才思路。比如,學校聘請知名心血管病專家擔任東方泛血管器械創新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知名神經介入專家擔任榮譽院長,形成了“敬一賢人而群賢畢至”的聚才效應,組建跨學科團隊與校企聯合導師團隊,并聘請業內有影響力的院士專家組建戰略智囊團,通過建立常態化研討機制、設立高級訪問學者席位、學術交流、短期兼聘等形式,探索出多部門所有、所用和合用相結合的教育、科技和產業領域兩棲或多棲人才的用人之道。
此外,學校還持續完善代表性成果、科技成果轉化、醫工交叉特色科研等多種成果綜合評價制度,使得工程化、產業化人才得到認可和激勵。
轉載自:文匯網